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属最高的一天。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过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夏至气候】
夏至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物候现象】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二者一属阴一属阳)。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传统习俗】
◆ 祭神祀祖
民间自古以来有在夏至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 南北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 夏至节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 食俗地域差异
在中国不同地区夏至有不同习俗。比如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在某些地区,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夏至养生】
三宜
1、宜晚睡早起
宜晚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宜早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中午休息半个小时,整个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宜多食酸咸
人体出汗多,饮食宜多食酸味。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3、宜情志疏泄
心静则身安,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一定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得到疏泄。只有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三忌
1、食忌大热,诱发心病
夏至时节,尤其要注意家中。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
2、动忌大汗,徒耗阴气
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夏季运动过量、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体。
过度出汗还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严重者,病邪透过出汗扩张的毛孔趁虚而入,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3、卧忌贪凉,百病损伤
炎热的季节,最忌讳睡觉时贪凉。睡梦中受寒,结果就是腹痛便稀,或者是浑身骨节、肌肉酸楚。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故要避风而睡。
三避
1、避 暑
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
2、避 湿
夏至时节,也是湿土当令之时。天气多阴雨绵绵,应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室内湿度;饮食上可多食一些辛辣之品,如大葱、辣椒、绿豆、黄黍、鸡肉、桃等,湿气通于脾,此时易出现脾虚。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用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3、避 寒
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反而更容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饮食方面不可贪凉,睡觉时空调别开太低。